新聞出處 紅螞蟻新聞 2020年04月24日
呼吸器大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前預測全球今年的經濟增長將萎縮3%,難以倖免的新加坡也有可能陷入衰退(-3.5%),貿工部長陳振聲昨日(24日)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也坦言,我國經濟的萎縮程度有可能比政府3月預測的1至4%還要嚴重。
各產業領域一片愁雲慘霧,不過仍有少數企業逆勢而起,其中生產口罩、手套和呼吸器等“必需品中的必需品”的公司企業和老闆股東無不賺個盆滿缽滿。
最近一舉超越海底撈創辦人張勇成為新加坡首富的李西廷(69歲)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8年入籍新加坡的李西廷,是中國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邁瑞醫療)的創辦人兼董事長。
邁瑞醫療是一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的醫療設備製造商,產品包括各國目前極度匱乏的呼吸器。
隨著全球對呼吸器的需求大增,該公司的股價在疫情暴發後暴漲近50%。
根據彭博社資料,作為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的李西廷因此身價暴漲43億美元(約61億新元),累計資產達135億美元(約192億新元)。他在疫情期間財富增加的幅度名列世界前五。
《南華早報》報導,邁瑞醫療公司表示其公司的訂單在3月大幅增加,共有一百多個國家向他們訂購醫療設備。
單是歐洲疫情第二嚴重的義大利就向該公司訂購了1萬台呼吸器。
呼吸器是對冠病重症病患至關重要的救命儀器。透過將氧氣注入病患肺部,“代替”病患已經衰竭的肺呼吸。
與外科口罩或各類個人防護裝備不一樣的是,呼吸器構造相對精密,製造的技術門檻更高,因此非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無法在短時間內像生產口罩一樣迅速開發產線,這也讓邁瑞醫療這樣的公司占盡優勢。
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司副司長許科敏透露,中國的相關醫療設備製造商每週一共能生產2200台呼吸器,大約占全球產量的20%。
單在3月19日至29日這段時間,中國就已出口了1700台呼吸器到其他國家。
根據邁瑞醫療年度財務報告資料顯示,1951年在中國安徽省碭山縣出生的李西廷,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
90年代前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他,在1991年創辦邁瑞電子,1999年起歷任邁瑞醫療董事、總經理、總裁、董事長等職務。
2006年,邁瑞醫療在美國紐約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醫療設備企業。2016年通過私有化從紐交所除牌,2018年再度於深圳交易所上市。
同年,李西廷成為新加坡公民。
為何新移民富豪開始湧現?
李西廷的異軍突起,意味著新加坡富豪榜上前兩個名次都由“新移民”富豪佔據。
這個現象和新加坡在2004年展開的“全球投資計畫”(Global Investor Programme,簡稱GIP)脫不了干係。
全球投資計畫由新加坡濟發展局旗下的聯繫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負責。該計畫旨在吸引企業家和投資者在新加坡投資並創造工作崗位,投資者則可以在計畫下申請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
根據在今年3月1日生效的最新修訂版本,全球投資計畫將符合申請資格的外國投資人分為四種類別,即資深企業主、企業主第二代、快速增長企業創辦人和家族理財公司負責人。
其中,俗稱“富二代”的企業主第二代、快速增長公司創辦人和負責管理超級富豪財富的家族理財公司負責人,是在本次修訂後加入的類別。
早前,只有事業有成的商人(資深企業主)能透過全球投資計畫申請永久居留權。
全球投資計畫的申請門檻都是上億起跳,其中包括要求申請人所經營的公司或家族企業至少要有不少於2億新元的年度營業額、擁有估值不少於5億元的快速增長公司或至少擁有不少於兩億新元的可投資資產淨額。
符合資格的申請必須在三種投資方案中擇一,而所有的投資方案都要求申請者至少在本地投入超過250萬新元的投資金額。
2018年,時任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在國會指出,海外外投資者和企業家,從2011年至2016年通過全球投資者計畫直接投資的業務總開支高達18億新元,並為本地創造了6000個就業機會。
《聯合早報》早期一篇報道統整過這些“老闆級”投資移民看上新加坡的要點,新加坡的高教育水準、低稅率、親商環境以及政治穩定都是主要因素。
對中國投資移民來說,新加坡的華語環境也相對熟悉。
根據經濟發展局在其網站頁面主打的招商要點,本地公司所得稅率為17%,個人所得稅率最高不超過22%。
相較之下,中國的公司所得稅率(當地稱“企業所得稅”)是較高的25%,個人所得稅率更高達45%。